北大肿瘤医院隶属北大吗?
医院简介
北大肿瘤医院,全称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暨北京市肿瘤防治研究所、北京大学临床肿瘤学院、北京市癌症中心,是集医、教、研、防于一体的大型现代化三级甲等肿瘤专科医院,医院始建于 1976 年,是由中国著名肿瘤外科专家、新中国肿瘤医院的创始人之一、前卫生部部长、前全国政协副主席贺诚教授亲手创建的,隶属于北京大学。
历史沿革
1976 年,医院前身——北京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肿瘤治疗组正式成立。1983 年,正式更名为北京医科大学肿瘤医院。1996 年,通过三级甲等医院评审。2001 年 2 月,成为北京大学临床肿瘤学院。2004 年 11 月,成为北京市肿瘤防治研究所。2011 年 12 月,成为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单位。2015 年 1 月,成为国家癌症中心依托单位。
医院现状
医院现有床位 1178 张,设有 34 个临床科室,14 个医技科室,17 个基础研究科室,开放 23 个病房,在职员工 3600 余人,其中正、副教授 255 人,中国科学院院士 1 人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 3 人、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 2 人、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 5 人,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6 人,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 2 人,吴阶平-杨森医学药学奖获得者 4 人,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 30 人。
医院成就
医院在食管癌、胃癌、结直肠癌、肝癌、胰腺癌、乳腺癌、肺癌、妇科肿瘤、头颈部肿瘤、骨肿瘤、恶性淋巴瘤等多种肿瘤的多学科规范化综合治疗位居国内前列,部分达到国际先进水平,近 5 年,承担国家级、省部级科研课题 300 余项,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200 余项,累计科研经费 5 亿余元,发表 SCI 论文 1700 余篇,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3 项,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(科学技术)一等奖 2 项、北京市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4 项。
科室介绍
- 胃肠肿瘤中心:是国内成立最早、规模最大、综合治疗手段最齐全的专门诊治胃肠肿瘤的机构之一,拥有国际先进的治疗设备,如氩氦刀、放射性粒子治疗计划系统、海扶刀等,能够为患者提供精准的治疗方案。
- 胸部肿瘤中心:是国内最早成立的胸部肿瘤专业科室之一,在肺癌、食管癌、恶性胸膜间皮瘤等胸部肿瘤的诊断和治疗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,拥有国际先进的放疗设备,如螺旋断层放疗系统、三维适形放疗系统等,能够为患者提供精确的放疗方案。
- 乳腺肿瘤内科:是国内成立最早的乳腺肿瘤专业科室之一,在乳腺癌的早期诊断、综合治疗、个体化治疗等方面处于国内领先水平,拥有国际先进的化疗设备,如静脉输液港、输液泵等,能够为患者提供安全、有效的化疗方案。
- 恶性黑色素瘤内科:是国内成立最早的恶性黑色素瘤专业科室之一,在恶性黑色素瘤的早期诊断、综合治疗、个体化治疗等方面处于国内领先水平,拥有国际先进的免疫治疗设备,如 PD-1 单抗等,能够为患者提供安全、有效的免疫治疗方案。
- 骨与软组织肿瘤科:是国内成立最早的骨与软组织肿瘤专业科室之一,在骨与软组织肿瘤的早期诊断、手术治疗、化疗、放疗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,拥有国际先进的手术设备,如骨科导航系统、手术显微镜等,能够为患者提供安全、有效的手术治疗方案。
教学与科研
医院是北京大学肿瘤学系和临床肿瘤学院的主体单位,承担着北京大学医学部肿瘤学系、临床肿瘤学专业八年制、五年制本科、硕士研究生、博士研究生、博士后及成人教育等多层次的教学任务,医院还是全国肿瘤临床医师进修基地,承担着为全国培养肿瘤临床专业人才的任务。
医院拥有国家重点学科 1 个(肿瘤学)、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 4 个(肿瘤科、病理科、检验科、临床护理)、北京市重点学科 4 个(恶性肿瘤发病机制及转化研究、乳腺癌防治研究、骨与软组织肿瘤综合治疗研究、肿瘤免疫与个体化治疗)、北京市共建重点实验室 2 个(恶性肿瘤转化研究、消化肿瘤分子分型与个体化治疗)、北京大学研究所 4 个(消化肿瘤、骨与软组织肿瘤、胸部肿瘤、恶性黑色素瘤防治研究)、北京高校工程研究中心 1 个(肿瘤分子生物学研究与转化)。
医院将继续秉承“公勇勤慎、诚爱谦廉、求真求确、必邃必专”的院训精神,坚持“以患者为中心,以质量为核心”的服务宗旨,以提高医疗质量、保障医疗安全为重点,以优化服务流程、改善就医环境为突破口,不断加强内涵建设,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优质、高效、便捷的医疗服务。
北大肿瘤医院是一家集医疗、教学、科研为一体的大型现代化肿瘤专科医院,是国家癌症中心的依托单位,是北京大学肿瘤学系和临床肿瘤学院的主体单位,医院拥有一流的专家团队、先进的医疗设备和精湛的医疗技术,为广大患者提供了优质的医疗服务。
